小學時代的眾多課外活動中,愛玩些甚麼?
小學時代對此毫無興趣,認為這是悶出鳥來的活動。上課背書還少嗎?「課外活動」還是背誦?謝謝了。至今長大成人,才發覺此活動驚為天人。不是嗎?站在台上「背書」,與其說是「訓練口才與自信心」,倒不如說是自我膨脹的一次台上經驗。好端端的一篇文章,要用超誇張的高低抑揚來表達,幾乎完全脫離日常生活的說話方式,有些文章更要配合動作,幾乎就是單人話劇的雛型了。朗誦者出盡法寶,但見他們站在台上準備時還一臉正經,一開始就萬馬奔騰,完全投入高低抑揚的波浪中,音調運用故然動人,看他們陶醉當中的模樣卻更是有趣。除了說話咬字要求準確,似乎更需要超乎尋常的想象力,才能將文章演釋得活潑呢。
比起音樂更抽象,更適合表演慾強的人呢!
看過一次「二人朗誦」,二人說的竟然是一篇作品賞析,用字大約如此︰
a︰...作者將風雪後的情況描寫得形容活現。
b︰真是感人肺腑呀!
a︰所以好的描寫手法,是可以讓讀者恍如置身其中的...
語氣運用就如我們最笑別人的「朗誦」腔,一字高音一字低音…為甚麼要這選這一篇呢?超現實的文言文或文皺皺的現代文學也可用來朗誦,但用語些麼平實的文章,配以朗誦的方式,效果真詭異!嚇得我,最怕我平日亂吹以作耻笑的東西原來是真實的!
我們的年代還可真的按興趣選參加甚麼,或甚麼都不參加。現代的小朋友這方面的壓力就大一點了。
July 14, 2008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1 comment:
小弟都參加過二人朗誦及集誦
集誦時有同學要響個台度扮雀
宜家諗起都係一個陰影
自此之後咬字唔再清晰 極多懶音 (藉口中 :P)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