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對節日十分重視,無他,過時過節的活動與日常生活不同。
平常天天都要上學,只有過節那兩天,家人寬容可遲起一點夜睡一點,光看電視甚麼也不用做,撒撒嬌也似有特權,要多一點糖果或玩具也有相量,多好。
農曆新年是大人的節日,還是聖誕最好,與大人去街,又有派對又有禮物;沒甚麼,只是去看看燈飾,家人的朋友在家中聚聚(我還記得那時流行的「雜果賓治」,還有每年的塑膠小樹及一屋俗氣佈置;八十年代,也將就將就吧!),小孩子會喜歡的傻瓜小禮物。
只有幾歲的我,已覺得很高興很快樂。
到了十來廿歲這些尷尬年齡,小時候的過節模式玩膩了,甚麼都不想要。
交換禮物變成了形式,沒有心思在中,只是例行公事。
還要每年不同花款,多麻煩!
佈置逐漸減至甚麼也沒有。
最喜歡躲起來看書,將每一天都當平常日子渡過,自以為十分有型。
而實在我也自得其樂。
轉眼一把年紀,倒開始領略節日的意思。
於這些日子,都希望與家人或朋友渡過。
不是為玩為打發時間,而是真心希望一起共渡時光。
每天勞勞役役,過節見大家整整齊齊容光煥發,確值得慶祝。
一句祝福,顯示出朋友心中念我,已滿心歡喜。禮物真的沒有所謂,錦上添花而已。
那些迫著出去狂歡的活動,碰巧遇上也不錯,可我更愛心中平安地在家中小聚。
小時候覺得大人老土或公式化的活動,我現在全數做足。
你說這不是老是甚麼。
December 25, 2005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1 comment:
的確, 近年來的大時大節, 完完全全發自內心的想與家人朋友團聚. 也許, 世界真的太亂...又或是...我真的老了....anyway, merry x'mas & happy neE YEAR 呀衰鬼. MISS U!
DOISH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