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情誼與反目的故事似乎久違了,影片看起來相當緊張,幾場戰爭場面都滿有張力,三人的演出都很好,李連杰大獲好評的內心演出,讓我們發覺他除身手以外文戲亦很到家;劉華一般啦,他的造型總令人感到劉在戴頭套貼鬍子「演出」,戲是不錯,可是卻總不能令人投入相信劉就是二虎;除尾場外,金城式無疑是花瓶,大部分戲都是跟出跟入的小子,但他真的很悅目,看見他受傷痛苦的表情,心痛呀!徐靜蕾繼「傷城」後再次證明她只有三兩款表情,兩次機會下的判斷也不能算是偏見吧(但這次比傷城好,真的,但我認為是剛巧角色較適合而已,那些表情跟傷城中的差不多)。
看戲時,腦中就算動搜尋出喬靖夫的小說「殺禪」作平衡比對。第一幕同樣是士兵從死人堆中爬出求生,然後亦是兄弟結盟,齊向上爬,為權力為女人最後反目,小說的心理描繪複雜得多,也殘酷得多,是小妹近年最愛!影片以有限篇幅來說,故事通順能自圓其說,也可以啦。但李向上爬,底是為自己還是為人民?看來還是有點曖昧,李有一種看透世情的禪味,但最後要當兩廣總督時,又突然下毒手,被刺殺時亦有點利慾薰心的樣子,究竟導演希望他是怎樣的一個人呢?
此片點明參考的「刺馬」我也有看(是否最終刺殺時是在海邊的木碼頭?那時的姜大衛、狄龍等有型得不得了!),故事上似乎改動了不少,但由張徹充滿陽光的影像變成黑黑暗暗的內心爭鬥,這方面來說也是不錯。
港產(或大中華產)的古裝片來說,這也是近年最好的了。
December 18, 2007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1 comment:
的確好多人都討論龐青雲究竟係為私定為人民, 李連杰有驚喜喎~! 而徐靜蕾個角色, 我唔知係佢自己做得差冇乜表情(比金生殺果幕我真係唔覺得佢驚!), 定係陳可辛刻意唔太重點寫兒女情而將之俏俏收埋,... 金生既角色就真係有d搞笑, 果句"大哥是對的"絕對揭詩底里得有d神經質, 仲有以為龐青雲為勾二嫂而殺二虎我覺得佢打得又睇得只係智商差少少, 加埋冇啦啦去殺徐靜蕾但佢自己都知殺佢都改變唔到二虎要死哩個結局但因為果句誓詞而一定要落手, 幾無耐地個劇本會令佢變做個小丑但更無奈地只有咁做至點得出咩叫"兄弟" -- 蠢人至信哩樣野. 最後劉華繼續係劉華, 但佢睇大戲睇到笑到喊果幕真係幾touching幾心up
Post a Comment